招生特辑丨人文社科硕士知多D——师生对话(下)
迈过十一月,人文社科学院硕博招生季正式进入第二轮申请。
忙着准备的你,是否会好奇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就读人文社科硕士的学术体验?在未来进入专业学习时可能探讨的课题?在毕业之后能够发挥才能的去处?
为了让你更直观地了解“港中大(深圳)人文社科硕士”,我们邀请全球研究、公共政策、城市学在读硕士吴咸臻、高天垚、区仲衡、谭宇奥、尚思怡同学,各硕士项目授课老师——全球研究段啸林教授、党和苹教授,公共政策陶然教授,城市学阎述良教授以及学院升学与就业发展团队(FSCD)参与对话——有的问题令他们眉头紧锁,有的让他们会心一笑。他们到底对谈了什么?请你在文章里找寻答案吧!
全球研究
对话嘉宾
段啸林 助理教授
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曾任法赫德国王油矿大学全球与社会学系国际政治助理教授,现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人文社科学院全球研究项目助理教授。研究兴趣包括国际关系理论、中国外交和东亚安全、公共和外交政策分析、民族主义等,教授本科、研究生的国际政治学导论、国际关系理论、外交政策分析、中国外交政策等课程。
党和苹 助理教授
中国欧洲学会理事,《中国欧洲研究年鉴》编委,曾任中欧人权学者、香港大学法学院高级研究员,曾获中国法学青年论坛三等奖、首届人权青年论坛一等奖、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欧盟全额奖学金。
1
全球研究专业培养了学生哪些可迁移的应用能力?
学生:
全球研究专业教授我们从全球化过程中提取有代表性的经验框架,并进行对应的理论分析,培养我们对时事的敏锐和批判精神。
段教授:
作为新兴的交叉学科,全球研究项目的课程涵盖了国际关系、国际政治经济学、比较政治、区域研究等多个学科领域的方法、理论和分析框架,引导学生从多个学科角度去观察、思考、分析现实问题,思考中国实践和普遍性的理论解释之间的关系,形成良好的系统性、批判性思维的习惯和能力。
党教授:
全球研究专业培养的可迁移应用能力包括跨文化沟通能力、批判性思维、分析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适应不同环境的灵活性以及团队合作技巧。这些能力使学生能够在多样化和全球化的工作环境中表现出色,熟练掌握定性和定量分析工具以及案例解剖技巧。
此外,全球视角的培养还加强了学生对国际事务、政策制定和全球及区域发展趋势的理解,使他们能够在各类职业路径上自如地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
2
气候危机持续加剧,巴基斯坦大洪水、印度极端热浪、非洲大旱……一系列气候灾害让全球可持续发展前景显得更为严峻。世界怎样能够实现更加公平、可持续的发展?
学生:
全球目标很重要,改变世界的目标需要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和世界领袖合作。作为个体,我们能够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采取行动,可以是内部废物循环利用倡议、骑自行车上班日,也可以是对社区产生影响的活动。
党教授:
首先,这个问题有一些标准答案。比如,各国必须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加大可再生能源投资;国际合作至关重要,尤其是工业化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和资金支持;经济政策应调整以促进环保;过程中的公平需要保障,尤其需要关注脆弱群体的权益;科技创新和公众教育都不可或缺。
对于全球研究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更需要培养批判性思维的视角,发现通行话语中权力的隐性运行脉络,深层次地发现公平、可持续的可能性。
职业发展
1
全球研究专业的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在哪里?
FSCD:
学生具备国际视野,全球性思维以及跨文化沟通能力,能够处理国际关系、地缘政治、本位主义问题,甚至全球环境与健康问题。
公共政策
对话嘉宾
陶然 教授
中国高被引学者,在中国户籍、土地、住房改革等领域发挥了重要的政策影响,主持过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2003-2007年在英国牛津大学中国研究所进行博士后研究。2003-2008年任中国科学院副研究员、2009年-2021年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2022年开始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任教。
1
中国房地产泡沫怎么破?
学生:
自“98房改”以来,住宅进入商品化阶段,房价在08年之后不断攀升,越升越高。当前面临的问题是房价必须要降,但一旦房价下跌,同样会对社会和经济造成巨大的压力。我注意到网上有评论说,中国房地产将从“香港”模式转向“新加坡”模式,而我认为,若中国学习新加坡的“组屋”模式,能够缓解房地产的供需矛盾以及房价的问题有待商榷。
陶教授:
过去几年的房地产调控实际上正在刺破城市的房地产泡沫,尤其是三、四线城市,而一、二线城市房价也普遍跌了20-30%。 相当于政府主动刺破泡沫,但这样确实带来很大风险。现在应该采取积极措施,首先应该尽快把所有的限购、限价、限贷,包括对开发商的一些融资约束尽快取消掉,但这对挽回楼市的信心仍然是不够的。所以,我建议政府明确宣布未来相当长时期(比如20年)不征收以住宅物业为对象的房地产税,还可以进一步明确将住宅70 年产权改为永久,就是说70年到期之后自动续期且无需再次缴纳出让金。 只有通过这样一些制度性的政策改革措施,全面稳定大家对于一、二线城市房地产市场和房价的信心。防止泡沫过快破裂,引发系统性风险。
职业发展
1
除了岗位所需技能,HR在招聘时看重求职者哪些方面的软实力?
FSCD:
根据不同的岗位需要调整,如销售类岗位会更看重形象气质、表达谈吐和临场反应能力;此外,大部分企业都会比较看重执行力、团队合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抗压能力。
2
HR会区别看待1年制、2年制和3年制的硕士生吗?
FSCD:
当下招聘市场中,HR会关注应聘者的综合素质,学历方面关注本科学校多过研究生。而研究生是读1年还是2年在HR眼中并无太大区别,主要还是看应聘者与招聘岗位的匹配程度。根据不同岗位对专业能力的要求不同,有些岗位注重实践和工作经验,有些岗位注重学术研究能力,考量标准并不一致。
城市学
对话嘉宾
阎述良 助理教授
现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人文社科学院助理教授,曾任浙江大学社会学系助理教授。他于2020年获得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政治学博士学位。他的研究领域包括国际与比较政治经济学、全球霸权与国际秩序、亚太国际关系、产业政策与科技创新、以及基层治理与社会资本。
1
考虑到中国部分城市在过去的快速发展中采用了现在看来较为老旧的城市规划方案,目前这些城市在进行城市更新和改造时面临哪些主要挑战?同时,这些城市应如何有效克服这些挑战,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
学生:
我发现在中国许多城市尤其是历史悠久的地区,面临着城市更新的挑战。这些城市中有许多历史街区和老旧住宅区,它们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同时也面临设施老化、居住条件不佳等问题。城市更新在这里就变成了一种平衡艺术,既要保护这些地区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又要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比如深圳,作为一个相对年轻的城市,它在城市绿化、建筑节能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这对于提升城市的整体生活环境是非常有益的。
阎教授:
在过去的快速发展过程中,部分中国城市采用了现在看来较为老旧的城市规划方案,面临着一系列生态挑战。
首先,生态退化问题成为城市更新和改造的一大难题,如绿地减少、水体污染等现象。其次,能源消耗与碳排放问题也日益突出,这将对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最后,人口密度过高问题导致城市资源分配不均衡,从而影响居民生活质量。
为克服这些挑战,城市应采取强化生态保护与修复、推进绿色发展转型以及优化城市空间布局等措施。城市应制定综合规划和政策、多元化资金筹措、强化居民参与、加强合作协调、重视历史文化保护,并推动可持续发展措施,如节能减排、绿色交通和建筑。同时,城市应当培养能够有效推动新型城市更新项目的复合型人才。相关从业者不仅需要了解城市发展的传统逻辑,也需要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框架下,对于城市更新项目的全生命周期有深刻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城市更新项目真正贴合各方需求,成为区域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动力。
2
随着全球化和技术进步的加速,大城市越来越成为人才和资源的汇聚地,中国的大城市如何在吸引人才的同时留住人才?
学生:
在我看来,大城市要想吸引和留住像我们这样的年轻人才,得在几个方面下功夫。
首先是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好的职业发展空间。这不仅仅是说有工作就行,更重要的是有发展前景,让人看到上升的可能性。其次,大城市如果能提供一些适合年轻人的住房选择,比如合理的租金,对年轻人有优惠的购房政策,肯定会更有吸引力。最后,城市管理也很关键。城市不仅仅是工作的地方,也是生活的地方。大城市人口多,各种资源管理和分配就得跟上,比如绿化做得好,交通方便,医疗、教育等公共资源丰富等等。毕竟,找个好工作只是开始,生活的质量和发展的空间才是更长远的考虑。
阎教授:
随着全球化和技术进步的加速,大城市越来越成为人才和资源的汇聚地。中国的大城市如何在吸引人才的同时留住人才成为当务之急。
首先,提供宜居的生活环境以及高品质的公共服务和便利的生活设施对于吸引和留住人才至关重要,这包括优化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绿化水平、提高教育和医疗配套等。其次,发展绿色产业和营造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氛围将为人才提供更多绿色就业机会和良好的发展平台。再次,提供丰富的职业发展机会并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搭建创新创业平台、改善工作与生活平衡,促进社会资本蓬勃发展。最后,推动人才引进政策和制度创新,提供优惠政策和公平竞争环境。通过这些策略,中国的大城市将能够在吸引人才的同时留住人才,促进可持续发展。
职业发展
1
城市学背景的学生在考公方向适合申请哪些类型的公务员岗位?
FSCD:
公务员按照专业筛职位的时候有三种标准:一级学科,二级学科,具体专业,同时还有不限专业的岗位,具体要根据报考要求自行匹配;城市学背景的同学可以报考公共管理、城乡规划、社会学等相关专业岗位。
项目简介
全球研究硕士项目为学生提供「认识世界」的基本知识,以及对全球研究若干领域里理论与实践的批判性理解,其侧重点在于高级分析技能。本课程涵盖全球研究的四个主要方向,供学生选择其一:国际关系、全球政治经济、全球可持续发展和比较区域研究。
公共政策硕士项目由具有多年科研经验与实践经验的专家及学者授课,学生将通过国际化的课程设置、双语授课、严谨的学术训练及实践,全面系统的理解国际及中国的公共政策领域相关知识,成为公共管理、政策研究、全球研究、经济及其他相关领域的国际型人才。
城市学硕士项目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科研能力,对城市问题具有多维度、深刻理解的国际化专业型人才。凭借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独特的学术环境、严谨的学术质量标准,国际化的师资队伍,本项目将为学生提供最前沿的课程设置,为有志于在城市事务的各领域发展或准备在城市研究、公共政策、地理学、社会学、可持续发展等相关领域继续深造的学生培养高水平的科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