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特辑丨人文社科硕士知多D——师生对话(上)
迈过十一月,人文社科学院硕博招生季正式进入第二轮申请。
忙着准备的你,是否会好奇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就读人文社科硕士的学术体验?在未来进入专业学习时可能探讨的课题?在毕业之后能够发挥才能的去处?
为了让你更直观地了解“港中大(深圳)人文社科硕士”,我们邀请翻译、应用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在读硕士生韩文华、汪思渝、金潇潇、杨庆哲同学,各硕士项目授课老师——翻译/同传隋云教授、张舒音教授、胡可老师,应用心理学何金波教授、许晓敏教授、朱倩雨教授,中国语言文学林成川教授,以及学院升学与就业发展团队(FSCD)参与对话——有的问题令他们眉头紧锁,有的让他们会心一笑。他们到底对谈了什么?请你在文章里找寻答案吧!
翻译(笔译/口译)及同声传译
隋云 教授
人事部全国翻译资格(水平)考试专家委员会委员、曾任中欧高级译员培训中心副主任,美国西东大学商学院访问学者, 比利时欧盟翻译总司访问学者, 多次为国家元首,高级政府官员、企业高管及国际组织高层人士做交替传译或同声传译。
张舒音 助理教授
伦敦大学学院博士,南洋理工大学访问学者。研究领域包含文学翻译、机器翻译文学、翻译理论、社区翻译、隐喻与翻译。
胡可 讲师
澳大利亚国家认证专业翻译,曾获得第八届亚太翻译与跨文化研究论坛最佳论文奖,入选墨尔本大学人文学院院长荣誉名单。曾参与澳大利亚科研委员会探索专项(ARC Discovery Project),研究成果发表于SCI 期刊 Political Geography。
1
如果未来职业规划是全职译员,读研期间是否要尽可能多地寻找实践机会来打磨技能?
学生:
平衡课堂和实践的关系,可以多关注市场需求,适量开展实践。
隋教授:
一名合格的同声翻译译员需要具备多重能力。实现源语与目标语之间无缝隙、准确无误的娴熟转换,需要具备多领域专业知识和强大的心理素质与抗压能力。
学生在校学习时间非常有限,要掌握上述能力,教师对课堂教学和课后作业做了精心策划。课上学生除了夯实语言基础,学习翻译技巧,多学科专业知识和行为规范,还要补充背景资料。课后学生要针对课堂内容进行分析、总结和练习以便完成作业。根据课程设置,教师多次组织学生举办不同主题的模拟会议,参加学校的学术会议进行翻译指导和实践。后期学习阶段,教师还会为学生适当安排同声翻译语言服务,多方入手打磨一名合格的译员。这期间学生如果个人缺课去做实习,不是学习效益最大化的选择。因为本应掌握的基础能力没有学好,在外实习的表现也会不尽人意,不会对未来成为全职翻译有所帮助。
所以建议学生做好时间分配,可利用假期实习,尝试接触不同领域,但不建议学生在学期中把过多的精力放在校外实习,要充分利用在校时间提高语言和翻译能力、扩大多领域知识面,并在课堂训练中培养自己承压、不畏困难、敢于迎接挑战的精神。
2
译者是否可以具备个人风格?
学生:
翻译不是简单地将单词从一种语言转换为另一种语言的简单过程,需要译者做出涉及文化、语言、文体等方面的决策,传达译者的独特声音。译者应当有自己的风格,但不能影响源文本含义意图的准确性。
张教授:
文学翻译中的风格(Style)一直是讨论的热点。翻译教科书上对“信”或者对Equivalence的强调,可能会让我们觉得译者若是在译文中展现个人风格便是对作者"不忠"。不过,在描述性翻译研究(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的框架里,诸如“是否可以“这样的规范性问题或许不再是核心。更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在什么样的文化环境下,译者展现出了自己的个人风格?在哪种文化环境中,译者展现出了怎样的个人风格?在哪种文化中,译者刻意回避显露自己的个人风格?在哪种文化环境中,译者展现出的个人风格更容易被读者接受?
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展开译者研究(Translator Studies)的相关讨论,例如,译者的身份是什么?他/她出于何种原因选择展现自己的个人风格等等,对译者的关注与研究是学界近些年来倡导的。对于这个话题感兴趣的同学,我推荐阅读Benjamins Translation Library系列丛书中2021年出版的Literary Translator Studies一书。想进一步了解文学翻译的同学,我推荐阅读Routledge Handbooks in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 Studies系列丛书中2019年出版的The Routledge Handbook of Literary Translation一书。
3
如何看待机器翻译和人工翻译的关系?
学生:
机器翻译的发展并不是要取代掉人工翻译。机器翻译可以与人工翻译相辅相成,通过机器翻译的高效率语言转换,再进行人工翻译的校对润色。
胡老师:
无论现在还是未来,人工智能都无法彻底取代人类译者,因为翻译的深层内核,不是机械性的文字转换,而是富有人文温度的跨文化沟通,它离不开人类译者作为“文化媒介”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和创造能力。
人工智能可以协助人类译者快速完成翻译过程中机械、低创造力的部分,但是外交、商业谈判、广告翻译、文学翻译、影视翻译、游戏本地化等领域,人类基于具体沟通情境而进行的分析、判断和创造是不可被取代的。
在我的一系列语言技术课程中,我的首要目标,是帮助翻译专业的同学建立如下的认知:运用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翻译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一直反复强调,在未来,译者并不会被机器翻译或人工智能取代。但如果一名译者只具备语言这一种单一的能力,那么他/她的确有可能被兼具语言能力和技术能力的复合型译者取代。从这个角度来讲,机器翻译和人工智能是译者手中的工具,而不是译者面前的敌人。如果译者善用人工智能,翻译过程将变得更高效,翻译结果将变得更优质。
语言服务领域的未来,既不是人类译者抗拒人工智能,也不是人工智能取代人类译者,而是通过人机协作,实现更高效、更丰富的跨文化交流。
职业发展
1
在参加就业宣讲时,发现和翻译专业直接对口的岗位很少,在此背景下,翻译专业学生该如何拓宽就业渠道?该学习哪些跨专业技能以胜任更多岗位?
FSCD:
翻译的就业领域并不仅限于翻译类岗位,更多的应关注语言服务层面。目前的毕业生有许多是从事翻译工作,但职称各有不同。翻译专业的学生应以扎实的语言基础及翻译技能为起点,可在各行各业提供语言服务。
企业招聘岗位中,除了翻译类岗位还可以重点关注产品运营、人力资源、海外销售及公关商务类岗位,以及偏向招收不限专业的企业,如咨询公司,国有银行,互联网公司。在择业方向上,重点可以放在教育、医疗、科研、基础设施、服务对人才需求较多的行业。
2
目前市场青睐具备哪些资质的翻译专业学生?
FSCD:
扎实的中文基础、深厚的英文功底、合理的知识结构、稳定的心理素质与抗压能力、灵活全面的翻译技巧和一定的实践经验。
应用心理学
对话嘉宾
何金波 助理教授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人文社科学院应用心理学系助理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健康心理学及量化研究方法。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70余篇;担任多个临床与健康心理系权威期刊编委;获得香港中文大学(深圳)2019–2020年度校长模范教学奖。
许晓敏 助理教授
2022年加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任应用心理学专业助理教授。于爱丁堡大学商学院获得管理学博士学位。研究领域包括组织公平,工作设计,压力和应对,职业管理。
朱倩雨 助理教授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人文社科学院应用心理学系助理教授。研究领域包含同伴霸凌和旁观者行为; 父母教养方式和家庭参与;青少年心理健康和学校/社区心理健康服务。
1
在大众媒体时代如何缓解身材焦虑、容貌焦虑?
学生:
应对媒体带来的身材焦虑,首先,我们要认识和质疑社交媒体中关于身材和容貌的不切实际的标准。其次,我们可以学会欣赏自己,尝试通过正面的自我对话对身体表示欣赏和感激。
何教授:
首先,观念上,我们要知道每个人的身体都是独特的,而美也应该是多元的,包括各种体型和外貌,而非仅仅是媒体定义的“白”、“瘦”或“有肌肉”等。因此,我们可以转变观念,学会欣赏自己身体的独有特征,欣赏我们身体的健康和能力及其给我们带来的功能(如让我们能学习、能运动、能思考)。为此,我们可以通过正念身体训练来深入地了解和接纳自己身体,借此感知自我身体的功能,加强身心的联系,从而帮助我们缓解和超越外貌焦虑。
2
如何看待年轻人热衷星座占卜、MBTI等现象?
学生:
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年轻人对星座占卜、MBTI等的兴趣可以视为一种积极的自我探索和身份构建过程。在帮助他们在发现自身优势、兴趣和潜能的同时,也构建了积极的自我认同。
此外,星座和MBTI也成为社交的工具,促进积极人际关系的建立。虽然星座占卜和MBTI可能带来一定的积极效果,但也需要理解它们的局限性,避免过度依赖或盲目相信。
朱教授:
星座占卜、MBTI成为在社交生活中破冰的话题,陌生人见面通过这样的话题可以快速拉近距离,了解对方。
另外,星座占卜和MBTI可以让年轻人快速对自己分类或者获得某个问题的答案,避免了自我探索的痛苦,降低对于未来的迷茫。
而且,还存在巴纳姆效应,人们常常认为一种笼统的 、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
必须要强调的是,星座占卜和MBTI的科学性有待商榷,我更支持年轻人以更为娱乐的态度看待这个这些话题。
3
工业组织心理学似乎是一门实践导向的方向,它是如何在企业管理中发挥作用的?
学生:
工业组织心理学在绩效评估、领导与管理风格、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都发挥着作用,比如基于心理学原理,企业能制定更公正和有效的绩效评估标准;或者为新员工提供指导,让他们更快地适应工作环境,理解自己在组织中的定位,规划职业生涯,提高技能,并最终实现个人和组织的共同发展。
许教授:
工业组织心理学专注于研究人在组织环境中的行为和心理过程,以提高企业绩效、员工表现和心理健康。它基于组织理论和实证研究,旨在为企业管理提供实践指导。
比如,工业组织心理学的理论和研究可以指导测评工具的开发和使用,协助企业有效地招聘和选择人才;帮助企业设计公正且有效的绩效评估体系,激励员工提高工作表现;评估领导者的领导风格和团队管理技能,帮助企业识别和发展领导者;诊断组织中存在的问题,帮助管理层理解员工的反应,并提供改进建议和应对策略。
职业发展
1
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在哪里?哪些行业领域正在增加对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的需求?
FSCD:
学生掌握了对人的任何可能的行为和态度进行实证研究的方法体系,在需要对人的行为和态度进行科学评价、比较和探索的地方,就能发挥所长。除了心理咨询行业之外,各类企业的销售板块中用户研究岗位对心理学专业同学有非常针对性地需求,比如华为终端的UX岗。
2
应届毕业生如何科学调整自己对于工作的预期?
FSCD:
学会转变学生思维,以发展的眼光择业,一门心思纠缠在考公、考编、进国企上,则很容易错过许多难得的就业机会,全国各地有实力、有前途、产品有竞争力的企业数不胜数,而这些企业的发展正急切地等待年轻大学生注入新鲜血液。不要执着于“高薪”“稳定”“对口”,讲究“办公室优先”“大城市优先”“大企业优先”,实际上大量的二线、三线城市都很缺乏人才,敢于“降格委身”、善于“投其所好”,同样可以做到一片光明。
中国语言文学
林成川 助理教授(教学)
香港中文大学博士,2019/2020 校长模范教学奖,2021 中国语言文学教研室,深圳市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团体),2022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第一届教学创新比赛优异奖。研究领域包括中国古代小说、文学理论与批评。
1
近期,“废话文学”悄然流行于社交网络。如何看待“废话文学”的流行?
学生:
在我看来,废话文学已经在名称上表明其内容的无意义,因此它主要被看作一种话语的游戏,即在修辞、句法的流动中,意义的出现不断延宕,直到在最后发现文段在根本上的荒诞性。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每天面临着大量的信息碎片,而废话文学的荒诞恰恰隐喻信息社会中许多信息的无意义。
当然,也需要保持对于语言严谨性的关注,废话文学固然是一种反叛性的文化现象,但未必有足够的文化价值。
林教授:
老实说,我不太懂什么是“废话文学”。不过网络上的“废话”确实不少,以至于形成一种流行的“话语”,堪称“当代之文学”。平时我们讲话不可能句句在理,有时候也不可避免地“废话连篇”“正话反说”,这算是社交关系中的“摸鱼”现象吧。将“废话”构思成妙语,起到陌生化的效果,让人会心一笑。这种文字上的“摸鱼”游戏是对单调乏味与一成不变的消极逃避,以“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戳穿“假正经”,以貌似合理的语言揭露生活中的种种不合理。
至于“废话”是否真能形成“文学”,而不是只停留于消解权威的片刻狂欢,取决于它能否跳出表面上的“无意义”。如果不能完成跨越,确立真正的意义与自身存在的价值,那么“废话文学”将跟网络时代其他潮流一样很快消退。
2
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就读中国语言文学专业,会带来怎样的收获?
学生:
首先是扎实的汉语言基础,包括语音、文字、语法等方面的知识。此外,在学习过程中积累广泛的文学知识,了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文学作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
我们还会学习文学评论,了解文学与社会、文化和其他艺术形式的关系。这些技能将有助于我们在未来从事教育、出版、传媒、文化机构等领域的工作。
林教授:
中国语言文学文学硕士项目刚刚开始,还没有毕业生,我们只能说说对同学们有什么样的期待。
明面上的收获可以在招生简章上看到,我想多谈谈无形的收获。首先在学业上,希望同学们能在这所年轻而有传统的大学充分利用各种条件,努力汲取知识,接受严格的学术训练。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师资,为研究生授课的邢文教授、吕宗力教授都是在各自领域取得卓越成就的翘楚,他们亲身示范,孜孜教诲,对学生关怀备至,不遗余力。多向师长请益,才不至于宝山空回。
大学还有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与课程相关的学术讲座、户外考察也为数不少,希望同学们投入其中,尽量打开自己的心灵与眼界,让自己经过一年的锤炼,变得更有能力,更有自信。
其次是往往被人忽视但同样重要的“身心健康”。同学们来自五湖四海不同的大学,读研究生时“偶然”相聚,共同学习生活,其实也是一种妙不可言的缘分。希望同学们能抓住各种机会,多认识一些人,收获宝贵的友情,彼此同甘共苦的经历将会终身难忘。困难与困惑人人都会遇到,难过与快乐不妨跟人分享,只要你愿意与人交流,你就不会孤单。
职业发展
1
哪些平台可以关注招聘信息呢?
FSCD:
一、校方渠道,优先推荐:
大学职业规划与发展处(CPDO)招聘信息网:https://career.cuhk.edu.cn/job/search
大学职业规划与发展处(CPDO)微信公众号:CUHKSZCPDO
大学以及学院校招信息发布(学生群内通知)
二、其他获取渠道,如:
综合平台:智联招聘、前程无忧、offer先生、超级简历
实习类:实习僧、刺猬实习校招
国央企:英才校园招聘、国聘发布
考公考编:公考雷达、粉笔、中公、高校人才网
企业官网/公众号
项目简介
翻译(笔译/口译)硕士项目及同声传译硕士项目自2015年招生以来,吸引了众多有志于投身于此行业的优秀学子。项目依托香港中文大学翻译系的深厚积淀,结合市场实际需求,凭借以实用为导向的培养理念,国际化的师资团队,高水准的课程设置,先进的语言教学实验室,小班教学以及紧凑的学制,量身定制的职业规划辅导,受到了学子和业界的广泛认可。
应用心理学硕士项目设三个应用方向: “教育与发展”、“组织与社会”和“心理健康”。由经全球招聘的优秀心理学学者教授,采用心理学领域最前沿的教材、理论与方法,以全英文授课。此硕士课程注重发展学生的研究能力,为学生在学成后进入世界其它优秀大学各相关领域,继续博士学位的深造,做充分准备。对不寻求继续深造机会的学生,此课程的不同应用方向,也为学生进入相关职场领域作充分准备。
中国语言文学硕士项目由具有丰富教学及研究经验的教师授课,所授课程包括本专业的不同研究方向,如语言文字、文献学、古典文学、现代文学、文艺学等。本项目旨在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专业人士,能够胜任各行各业的相关工作,为未来的职业发展以及继续深造做好准备。